科技股又遭血洗美股跌跌不休 牛市真的要终结了
有分析师认为,这不一定预示着市场崩盘,甚至可能是一件好事:在持续的上涨之后,投资者需要获利回吐,尤其是在本周劳动节长周末之前;挤掉一些泡沫,能让牛市走得更远,此前纳斯达克100指数在六周内暴涨18%,许多热门科技股的交易价格都比200日移动均线高出70%或者更多。
对冲基金巨头阿克曼(Bill Ackman)在被问及这个问题时,给出的回答是,“这当然不是一切终结的开端。”虽然他也承认,现在是美国历史上最不确定的时期之一,而市场不喜欢不确定性。
嘉信理财交易与衍生品副总裁弗雷德里克(Randy Frederick)称,VIX恐慌指数的飙升并不预示着严重的市场崩溃。“无论股票市场如何发展,未来两个月的波动率指数都将继续走高。这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但并不意味着厄运即将到来。”
摩根大通资产管理策略师克里格(Kerry Craig)认为,1990年代后期科技股的崩溃不会重演,因为市场和行业发生了太大的变化。虽然科技行业的估值很高,但未来几年,科技公司的盈利和收入潜能有望从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受益。
但这次暴跌只是获利了结这么简单吗?因为警告信号早已经无处不在,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让人不得不警惕。
比如说纳斯达克100指数上涨的同时,其隐含波动率也一直在上升,这种罕见的同步走势背后,是市场对于大型科技股看涨期权的需求激增迫使做市商不断买入股票对冲(也就是我们之前讨论过的做空Gamma)。一旦股票下跌,做市商会以更快的速度平仓,令跌势恶化。
管理着贝莱德232亿美元全球配置基金里德(Rick Rieder)描述了投资者的这种狂热看涨行为:在周四股市下跌之前,投资者大胆买入看涨期权,押注市场还会继续创新高,“过去一周左右的看涨期权买入数量,直接在高估值的水平上买入的数量,非常惊人。”“其中一些正在迅速平仓。”
又比如美股主要股指的相对强弱指数等动能指标,都已经达到了极端超买的水平,即便是最看涨的投机客,也很难为在这个昂贵价格上买入找到充分、正当的理由。
野村证券跨资产策略师麦凯里格特(Charlie McElligott)预测,在未来一两个月内,纳斯达克指数或标普500指数“非常有可能”在一日之内下跌6%至8%。
当然,对于美股的后市走势,所有人都无法百分百肯定。与其纠结美股是否要结束牛市,不如思考从这次的暴跌中可以得到什么教训。历史上9月份美股市场表现不佳,周四的暴跌较早地给投资者敲响了一个警钟。
可以发现,虽然周四标普500指数11个板块全部下跌,但能源股 (NYSE:XLE)仅收低0.6%,金融板块 (NYSE:XLF)跌1.6%。也就是说,科技股 (NYSE:XLK)、通信服务 (NYSE:XLC)、非必需消费品 (NYSE:XLY)引领的这场暴跌中,投资者并不缺少“避风港”。
这是否意味着板块轮动终于要来了?有可能。投资者现在对于高估值的科技股确实会产生更多的质疑,这或将促使他们加快向此前落后于大盘的板块轮动。在2020年,能源股和金融股都表现不佳,年内分别下跌了近43%和19%。